- 關於 書展 分類標籤,共4條.
- 喜歡此分類標籤
何佩瑜(jeana )
寫真@靚模
香港書展 2011 (Hong Kong Book Fair)
星島日報 (Singtao Daily)
- Chiu Wai Fan 說:
- 閱讀
-
- 2
- 2011-07-19
【再生勇士克服頑疾 自傳分享成長苦樂】
一年一度的書展將於明日開鑼,Elsie每年都會趁書展選購一些適合一家大小閱讀的書。不過,面對數之不盡的新書,作為家長真的不知如何選擇。Elise最近就看了一本很有意義的書,覺得很適合青少年閱讀,該書名為《我慢慢的走過來了!》,內容是講述作者梁欣欣二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加上由她親自操刀拍攝的相片,Elise一下子就被帶進作者的心靈世界。
提起作者梁欣欣的名字,大家都可能覺得很耳熟,她除了是二○一○年十大再生勇士外,同年更被選為第一屆「香港精神大使」。雖然欣欣名字平凡,但個人經歷則一點也不普通。由於出生時腦部缺氧,令欣欣患上大腦麻痹症,令她四肢協調困難,平時走起路來也左搖右擺,一不小心便會跌傷;更不幸的是,欣欣腦細胞受損,說話時口齒不清,經常鬧出不少笑話。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她的與眾不同。身患頑疾,欣欣成長路上比別人遇到更多的跌跌碰碰,但這些挫折卻成就了她今日與別不同的人生經歷。《我慢慢的走過來了!》,是由欣欣親自記錄自己成長的一點一滴。
自小欣欣便要面對自己的與別不同和外人的惡意嘲弄,好不容易才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離開了特殊學校的保護,入讀前沙田工業學院的辦公室電腦證書課程,一下子又把欣欣從溫室帶到現實社會,自身缺陷加上與主流社會的落差令欣欣陷入了人生的另一個低谷。自卑的心態令她不敢主動與別人接觸,同學邀請她吃飯也不敢答應,慢慢變得愈來愈孤獨和偏激。
命運似乎愛捉弄欣欣,數年前她更在一個月內兩度遇上意外,令她有一段時間要經常出入醫院接受物理治療,當時的她怨恨厄運為何又再找上她,更一度成為「隱閉青年」,長達四個月躲在家中不願見人。後來她入讀職業訓練局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合辦的視覺傳達(平面設計)學士學位銜接課程,身體的不便和學業的壓力令她喘不過氣。
幸好多年來有家人、社工、老師和朋友的支持,才令她由自卑變成今天的開朗樂觀。今次出書欣欣便把她如何從低谷走出來的心路歷程與讀者一一分享。書中除了以文字表達欣欣的內心世界外,更有不少由欣欣親自拍攝的圖片,大部分都在她的成長地大角嘴拍攝,一張張照片流露她對這個舊區的欣賞和所思所想。
欣欣是Elsie的朋友,前幾天和她吃飯,她跟Elsie分享了寫作時的辛酸史,「以前不開心的回憶我盡量都不想記起,但為了這本書我把不開心的事都從心底重新挖出來;而且我打字很慢,別人一分鐘打幾十個字,我一分鐘最多只能打兩至三個字。」拿笨重的單鏡反光相機走在路上四處拍攝,更曾經令欣欣在路上突然抽筋。雖然充滿辛酸,但欣欣都堅持出書,為的是傳達一個訊息,「有不少人都充滿怨言、很多不滿,我也是很困難才能完成一件事,自己也曾經有過怨言,但我很快地拋開了不快,重新面對,向目標進發;我很想鼓勵其他人,他們身體健全,為何還要怨天尤人,我以前也是這樣,但發現這樣會令自己愈來愈低落。我最不開心是看新聞又見到有人因小事而自殺,很想鼓勵他們。」
Elise知道今次不是欣欣第一次出書,去年她獲得藝術發展局撥款資助,出了第一本攝影集《從小角度看大角咀》,以非賣品形式免費派發,但由於受資金所限,只印了八百本,書本的頁數亦不多。「當時我就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一本書在書局售賣,想不到隔一個月便能實現!」欣欣說,去年底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老師知道欣欣的出書夢後,覺得她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人,便幫忙穿針引,由職業訓練局的附屬出版社「新人才文化」幫她籌備新書。
Elise閱讀這本書時,看到欣欣以往的艱難經歷,都忍不住為她捏一把冷汗,看到她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不得不在心裏佩服她的毅力和樂觀性格。現今社會要求愈來愈高,年輕人不論是讀書或是求職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欣欣的經歷正好告訴其他人,不論遇上甚麼困難,最重要是不放棄自己。本周五欣欣更會在書展舉辦新書推介會,親身與讀者分享她的經歷,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現場替欣欣打氣。
原文網址: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octopus/0719go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