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腹產傷口的種類與特性
剖腹產是一種常見的手術分娩方式,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近年來剖腹產的比例約佔總分娩數的30%。剖腹產傷口主要分為兩種:橫向切口和縱向切口。橫向切口位於恥骨上方,長度約10~15公分,是目前最常見的切口方式,優點是傷口較美觀且恢復較快。縱向切口則從肚臍下方延伸至恥骨,長度較長,通常用於緊急情況或特殊醫療需求。
剖腹產傷口的癒合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發炎期(術後1~3天)、增生期(術後3天~3週)和成熟期(術後3週~1年)。在發炎期,傷口可能會有輕微紅腫和疼痛;增生期則是膠原蛋白形成的關鍵時期;成熟期則是疤痕逐漸軟化和淡化的過程。了解這些特性,能幫助產婦更好地護理傷口。
值得注意的是,剖腹產bb的健康狀況與傷口護理密切相關。若傷口感染,可能影響母乳餵養和母子互動。因此,產後傷口護理不僅關乎母親的健康,也直接影響剖腹產BB的照護品質。
二、傷口護理步驟
1. 清潔:使用溫和的清潔劑
術後24小時內,醫護人員會定期為傷口更換敷料。回家後,產婦可每天用溫水和溫和無香料的肥皂清潔傷口周圍皮膚,避免直接沖洗傷口。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使用pH值5.5的弱酸性清潔產品,這類產品較不刺激皮膚。清潔時應輕柔,切勿用力搓揉。
2. 消毒:使用醫師建議的消毒藥水
消毒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步驟。常見的消毒藥水包括優碘和生理鹽水。優碘能有效殺菌,但可能導致色素沉澱;生理鹽水則較溫和。建議根據醫師指示選擇合適的消毒劑。消毒時,應從傷口中心向外畫圈,避免來回擦拭。
3. 保持乾燥:避免潮濕、悶熱
香港氣候潮濕,特別容易導致傷口潮濕。建議在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輕輕拍乾傷口,或使用吹風機低溫吹乾(保持30公分以上距離)。洗澡後應立即更換敷料,避免傷口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
4. 更換敷料:定期更換,避免感染
敷料能保護傷口免受外界污染。一般建議每天更換1~2次,或當敷料潮濕、髒污時立即更換。選擇敷料時,可考慮防水型敷料,方便洗澡。更換敷料前務必洗手,避免細菌感染。
三、預防傷口感染
1. 注意個人衛生
產後免疫力較低,應特別注重個人衛生。除了勤洗手外,建議每天更換內衣褲,並選擇寬鬆透氣的棉質衣物。香港家計會指出,良好的個人衛生能降低約60%的產後感染風險。
2. 避免觸摸傷口
傷口癒合期間,應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即使更換敷料時也應使用無菌棉棒。若必須觸碰,務必先徹底清潔雙手。香港衛生署調查顯示,約40%的剖腹產感染與不當觸摸傷口有關。
3. 飲食均衡,增強免疫力
術後飲食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和鋅,這些營養素有助傷口癒合。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剖腹產媽媽每天攝取:
- 蛋白質:80-100克(如魚肉、雞蛋)
- 維生素C:100-200毫克(如柑橘類水果)
- 鋅:15-20毫克(如堅果、全穀類)
4. 及時就醫,處理異常情況
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
- 傷口持續劇痛
- 發燒超過38°C
- 傷口有異味
- 滲液顏色變深
四、淡化疤痕的方法
1. 使用除疤藥膏或矽膠貼片
疤痕護理應從傷口完全癒合後開始(約術後2-3週)。香港市面上常見的除疤產品包括:
產品類型 | 作用原理 | 使用時間 |
---|---|---|
矽膠貼片 | 保持疤痕濕潤,抑制增生 | 每天12-24小時 |
除疤凝膠 | 軟化疤痕組織 | 每天2-3次 |
2. 按摩疤痕:促進血液循環
疤痕按摩應在醫師確認傷口完全癒合後進行。方法是用指腹以畫圈方式輕壓疤痕,每天2次,每次5-10分鐘。按摩時可搭配嬰兒油或疤痕軟化霜,減少摩擦不適。
3. 雷射治療:諮詢醫師建議
對於明顯的疤痕,可考慮雷射治療。香港整形外科醫學會指出,雷射治療最佳時機是術後6-12個月。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
- 染料雷射:改善疤痕紅腫
- 飛梭雷射:刺激膠原蛋白重組
4. 避免陽光直射:防止色素沉澱
新生疤痕對紫外線敏感,容易導致色素沉澱。建議外出時使用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或穿著衣物遮蓋疤痕。香港天文台提醒,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的紫外線最強,應特別注意防護。
五、特殊情況處理
1. 傷口紅腫、發熱
輕微紅腫是正常現象,但若伴隨發熱、劇痛,可能是感染徵兆。可先冰敷減輕不適,並盡快就醫。香港醫管局數據顯示,約5-10%的剖腹產會出現傷口感染。
2. 傷口滲液、化膿
少量透明滲液屬正常,但若出現黃綠色膿液,應立即就醫。處理時可用無菌紗布吸乾滲液,切勿自行擠壓傷口。
3. 傷口裂開
若發現傷口裂開,應保持鎮靜,用乾淨紗布覆蓋傷口,立即前往急診。避免劇烈活動和提重物,可降低傷口裂開風險。
六、常見迷思破解
1. 傷口不能碰水?
這是常見誤解。現代醫學認為,適當清潔有助傷口癒合。關鍵是使用乾淨的水,並在清潔後立即擦乾。香港產科醫生建議,術後48小時後即可淋浴,但應避免盆浴。
2. 傷口要一直包紮?
過度包紮反而可能阻礙傷口透氣。一般建議在傷口完全乾燥後(約術後1-2週),可視情況減少包紮時間,讓皮膚自然呼吸。
3. 吃醬油會讓疤痕變黑?
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疤痕顏色主要與個人體質、護理方式和紫外線暴露有關。香港營養學會指出,均衡飲食才是影響傷口癒合的關鍵。
七、細心呵護,讓傷口順利復原
剖腹產傷口護理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通常需要6-12個月才能完全恢復。除了遵循醫囑外,保持正向心態也很重要。香港心理衛生會建議,產後媽媽可參加支持團體,分享護理經驗。記住,妥善照顧傷口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健康地陪伴剖腹產BB成長。
每個媽媽的復原情況不同,不必與他人比較。若有任何疑問,應及時諮詢專業醫護人員。隨著醫學進步,現代的剖腹產傷口護理已相當成熟,只要掌握正確方法,大多數媽媽都能順利復原。 剖腹產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