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BA中国官网消息,勒布朗-詹姆斯在个人的社交网站上表示,他接受凯文-杜兰特和凯文-哈特等人的挑战,参加ALS冰桶挑战。随后詹姆斯点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自己的两个儿子Lebron Jr和Bryce参加。
最近美国社会名流们玩上了一个疯狂的游戏“冰桶挑战”:当头浇下一桶冰水,并拍下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之后再邀请三名好友加入这个接力游戏。当然,这并不是无聊的恶搞,而是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进行筹款。
冰桶挑战旨在提高人们对ALS的意识,并号召人们为ALS联合捐款。目前比尔・盖茨、科比、杜兰特等名流巨星都有参加。截至目前,ALS协会已通过这个活动筹集到了超过400万美元的善款。
《肖申克的救贖》是我讀過的比較早的一本書。全書由四篇小說組成,以四季為命題,不是金慣常的恐怖作品,但卻是他最花心力和最有意義的作品。
當時是看過那部電影而受到感動,萌生去看看原著的念頭,雖然看書與看電影的感覺完全不同,有時候給人的感覺很跳躍,大概是文化的差異吧,畢竟讀書的那本書來自於作者本身的社會環境,而讀者來自於不同的地方階層,文化上的差異讓我們產生不同的看法。
它是一本勵誌的小說,無論是看完電影還小說都讓人深思。安迪的內斂睿智隱忍和遠見是很多人應該學習的品質。很記得某一次在看書的評論時,看見一位23歲患有癌癥的女生的留言,她說自己是看了這本書,萌生了強烈的求生意誌。
無論書中還是電影,都出現了相同的一段話,我也是非常喜歡的,“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曠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們走,否則哪天你打開籠子餵它們時,它們也會想辦法揚長而去。你知道把它們關住是不對的,所以你會為它們感到高興,但如此一來,你住的地方仍然會因為它們離去而顯得更加黯淡和空虛。”
前不久剛好翻閱了這本《想念》,特別喜歡裏面幾段話。
要不要相信一個背叛過你的情人,重點從來都不是信任,而是你有多愛他。
----------《愛情的祭壇》P8
江湖老了每一個曾經青澀的少女,江湖也老了每一個曾經多愁善感的黃毛小子。好多年後,等你老一些,你才會明白,你愛的人不愛你,有時也是一種祝福。
---------《二十歲的男生》
放棄也是一種美,雖然有時它令人心碎,但面對崇高時我不得不收起心中的思念,因此,盡管我滿含熱淚,還是會真誠地往後退。
---------《收不起的思念》P218
一生之中,無論深愛過幾個人,我們愛的都是同一個人,一個很像我,跟我是同類;另一個完全不像我,卻補滿了我的缺失。而其實他們都是我。
---------《一生一愛》P240
張小嫻說過,愛情是一百年的孤寂,直到遇上那個矢誌不渝守護著你的人……
沒有人願意在愛情裏做一個暗影,佇立在角落。
面對愛情,沒有人願意心似枯井,波瀾不驚,所以我們喜歡張小嫻筆下的故事,也都喜歡聽情歌,說情事。
此書為中國當代漢語貢獻獎得主──野夫的經典之作那年夏天的當夜,野夫得悉北京的慘烈情況,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裡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
章貽和在序文說:「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麽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澹靄淒林,有著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佈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著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著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裡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採。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江上的母親》為一篇篇的靜文組成,但大抵分為「塵世」與「輓歌」兩大部分。作者野夫歷經八乘八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
上篇「輓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讀完會有一種很心痛的感覺,但野夫用筆卻是非常精準到不浮誇的筆調委委道出一個個死亡的故事;下篇「塵世」寫下與朋友淘心之交的種種以及時事暗喻的評論,不失為一條漢子。
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
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國民作家,暌違12年感人之作!他寫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種種,您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
吳念真的真心話:
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
至於故事裡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說:在人生的過程裡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們也還記得我嗎?
特別收錄 吳念真近年唯一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與不捨。
特別邀請 作家雷驤繪製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盪出的精采火花。